远离手足口病 拥有健康生活

2014-05-09   景龙小学

远离手足口病 拥有健康生活

1.     什么是手足口病?
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,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,其中柯萨奇病毒A16CoxA16)和肠道病毒71型(EV71)最为常见。

2.    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是什么?

多数病人有发热,一般为38℃左右,部分病人有轻度咳嗽、流涕等感冒症状。发热同时在手、足、口、臀等处出现皮疹。皮疹和疱疹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结疤,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手、足、口的病损。

3.     手足口病的后果严重吗?

通常不严重,约80%为轻症病例,多数病例经对症处理后可在7-10天内康复。个别病例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,如脑干脑炎、心脏衰竭、肺水肿、肺出血等,甚至死亡。

4.     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染的?

一般通过患儿接触过的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、奶具以及床上用品、内衣等引起传播。

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。

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重可造成感染。

被病毒污染的水源、食物等亦可造成传播。

5.     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?

目前该疾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,但可通过良好的卫生习惯(勤洗手、常通风、晒衣被、吃熟食、饮开水)和健康的生活方式(倡强身、忌劳累、少拥挤)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感染机会。

6.     患上手足口病怎么办?

发现孩子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相关症状,应尽早到医院就诊。

患儿暂停去学校等公共场合,并根据医嘱,必要时住院治疗。

居家治疗的儿童,不要接触其他儿童,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和玩具进行晾晒消毒,对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3%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。

轻症患儿不必住院,宜居家治疗、休息,以减少交叉感染。

返回
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 Copyright© 2017 景龙小学